欢迎来到雷火竞技app官方网站!
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产品描述

  

阳极氧化_

  如在同一个零件上,既有普通阳极氧化又要有硬质阳极氧化的部位因根据零件的光洁度和精密度来安排具体工序。通常首先进行普通的阳极氧化,在进行硬质阳极氧化,把不有必要进行硬质阳极氧化的表面加以绝缘,绝缘的方法有用喷枪或毛刷,将以配制好硝基胶或过氢乙烯胶涂抹于不需要处理的表面,绝缘层要涂的薄而均匀,每涂一层应在低温下干燥30~60分钟共涂2~4层即可。

  解决办法:采用冷却设备和搅拌相结合。冷却设备使电解液强行降温,搅拌是为了使整槽电解液温度均匀,以利于获得较高质量的硬质氧化膜。

  为了得到质量较好的硬质阳极氧化膜,并能保证零件所需要尺寸,必须按下列要求来进行加工。

  被加工零件不允许有锐角、毛刺以及其它各种尖锐的有棱角的地方因为硬质氧化,一般阳极氧化时间均是很长的,而且氧化过程(A1O2→A12O3 Q )本身就是一个放热反应。又由于一般零件棱角的地方往往又是电流比较集中的部位所以这些部位最易引起零件的局部过热,使零件被烧伤。因此铝和铝合金所有棱角均应进行倒角处理,并且倒角y圆半径不应小于0.5毫米。

  以磷酸为电解液的阳极氧化:性能功效:磷酸阳极氧化膜多孔,孔径比较大,膜层厚度约2~5μm。在各种阳极氧化工艺中,作为铝质零件胶接前的预处理,以磷酸阳极氧化胶接强度最高,因此磷酸阳极氧化常被用来对需胶接的铝质零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阳极氧化技术。

  铝及铝合金氧化膜是多孔性膜,无论有没有着色处理,在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前都要进行封闭处理,这样才可以提高其耐蚀性和耐候性。处理的方法有三类,即高温水化反应封闭、无机盐封闭和有机物封闭等。

  水化反应在常温和高温下都能够直接进行,但是在高温下特别是在沸点时,所生成的水合结晶膜是很稳定的不可逆的结晶膜,因此,最常用的铝氧化膜的封闭处理就是沸水法或蒸汽法处理。

  1.1按电流型式分有:直流电阳极氧化、交流电阳极氧化、以及可缩短达到一定的要求厚度的生产时间,膜层既厚又均匀致密, 且抗蚀性明显提高的脉冲电流阳极氧化。

  1.2按电解液分有:硫酸、草酸、铬酸、混合酸和以有机磺酸溶液的自然着色阳极氧化。

  1.3按膜层性质分有:普通膜、硬质膜(厚膜)、瓷质膜、光亮修饰层、半导体作用的阻挡层等阳极氧化。

  2.阳极氧化过程中不得断电,阳极化中止(停止供电)到清洗开始的时间间隔不允许超出2.5min。

  因硬质阳极氧化时,要改变零件尺寸,故在机械加工时,要事先预测,氧化膜的可能厚度和尺寸公差,而后在确定阳极氧化前的零件实际尺寸,以便处理后,符合相关规定的公差范围。

  因硬质阳极氧化的零件在氧化过程中,要承受很高的电压和较高的电流,一定要使夹具和零件能保持极良好的接触,否则将因接触不良而造成击穿或烧伤零件接触部位的毛病。所以要求对不一样的形状的零件,以及零件氧化后的具体实际的要求来设计和制造专用夹具。

  硬质阳极氧化后,零件表面的光洁度是有所改变的,对于较粗糙的表面来说,经此处理后可以显得比原来平整一些,而对于原始光洁度较高的零件来说,往往经过此种处理后,显示的表面光洁光亮度反而有所降低,降低的幅度在1~2级左右。

  因硬质氧化膜的厚度较高,所以如要进一步加工的铝零件或以后需要装配的零件,应事先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及指定装夹部位。

  阳极氧化膜由两层组成, 外层称为多孔层,较厚、疏松多孔、电阻低。 内层称为阻挡层(亦称活性层),较薄、致密、电阻高。 多孔的外层是在具有介电性质的致密的内层上成长起来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膜层的纵横面几乎全都呈现与金属表面垂直的管状孔,它们贯穿膜外层直至氧化膜与金属界面的阻挡层。以各孔隙为主轴周围是致密的氧化铝构成一个蜂窝六棱体,称为晶胞,整个膜层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晶胞组成。总体而言,阳极氧化膜是六角柱体的列阵,每一个柱体都有一个充满溶液的星型小孔,形似蜂窝状结构,孔壁的厚度为孔隙直径的两倍。

  1.多孔的外层氧化膜外层主要是由非晶型的氧化铝及小量的水合氧化铝所组成,此外还含有电解液的阴离子。当电解液为硫酸时,膜层中硫酸盐含量在一般的情况下为13%-17%。氧化膜的大部分优良特性都是由多孔外层的厚度及孔隙率所决定的,它们都与阳极氧化条件密切相关。

  2.阻挡层阻挡层是由无水的Al2O3所组成,厚约0.03-0.05μm,为总膜厚的0.5%-2.0%,薄而致密, 具有高的硬度和阻止电流通过的作用。

  电解液温度对氧化膜的耐磨性影响极大,一般来说,如果温度下降,那么铝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耐磨性能就增高,这是由于电解液对于膜的溶解速度下降所造成的,为了获得较高硬度的氧化膜。我们要掌握温度在±2℃范围内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为好。

  硬质阳极氧化的电解液时在-10℃~5℃左右的温度下电解 。由于硬质阳极氧化所生成的氧化膜层具有较高的电阻,会直接影响到电流强度的氧化作用。为了取得较厚的氧化膜,势必要增加外电压,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电阻大的影响,而使电流密度保持一定,但电流比较大时会产生激烈的发热现象,加上生成氧化膜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零件周围电解液温度剧烈上升,温度上升将会加速氧化膜的溶解,使氧化膜无法变厚。另外,发热现象在膜层与金属的接触处最严重,如不及时解决,加工零件的局部表面会因温度上升而被烧坏。

  铝和铝合金表面上能否生成优质的硬质氧化膜层,主要根据电解液的成份浓度,温度,电流密度,及其原材料的成分。

  采用硫酸电解液进行硬质阳极氧化时,一般在10%~30%浓度范围内,浓度低时,氧化膜硬度高,特别是纯铝显而易见,但对铜含量较高的铝合金(CY12)例外。因为含铜量较高的铝合金易生成CuAl2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氧化时溶解速度较快,极易烧毁铝零件。所以一般不适合用低浓度的硫酸电解液,必须在高浓度(H2SO4在 300~400g/L)中进行氧化处理或采用交直流电叠加法处理。

  阳极氧化(anodic oxidation),即金属或合金的电化学氧化。其生成的一般原理为以铝或铝合金制品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解作用,使其表明产生氧化铝薄膜的过程,称为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其装置中阴极为在电解溶液中化学稳定性高的材料,如铅、不锈钢、铝等。铝阳极氧化的原理实质上就是水电解的原理。当电流通过时,在阴极上,放出氢气;在阳极上,析出的氧不仅是分子态的氧,还包括原子氧(O)和离子氧,通常在反应中以分子氧表示。作为阳极的铝被其上析出的氧所氧化,形成无水的氧化铝膜,生成的氧并不是全部与铝作用,一部分以气态的形式析出。

  3.附着力强,根据硬质氧化所生成的氧化特点而发生双向生长,即所生成的氧化膜有50%渗透在铝合金内部,50%附着在铝合金表面

  5.耐磨性能好:对于含铜量未超过2%的铝合金其最大的磨耗指数为3.5mg/1000r。其他所有的合金磨耗指数不应超过1.5mg/1000r

  阳极氧化膜生长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电解液对氧化膜应有溶解作用。但这并非说在所有存在溶解作用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都能生成氧化膜或生成的氧化膜性质相同。

  其中,直流电硫酸阳极氧化法的应用最为普遍,其具有适用于铝及大部分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膜层较厚、硬而耐磨、封孔后可获得更好的抗蚀性;膜层无色透明、吸附能力强极易着色;处理电压较低,耗电少;处理过程不必改变电压周期, 有利于连续生产和实践操作自动化;硫酸对人身的危害较铬酸小, 货源广, 价格低等优点。其氧化膜成长机理为在硫酸电解液中阳极氧化,作为阳极的铝制品,在阳极化初始的短暂时间内,其表面受到均匀氧化,生成极薄而有非常致密的膜,由于硫酸溶液的作用,膜的最弱点(如晶界,杂质密集点,晶格缺陷或结构变形处)发生局部溶解,而出现大量孔隙,即原生氧化中心,使基体金属能与进入孔隙的电解液接触,电流也因此得以继续传导,新生成的氧离子则用来氧化新的金属,并以孔底为中心而展开,最后汇合,在旧膜与金属之间形成一层新膜,使得局部溶解的旧膜如同得到“修补”似的。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膜的不断溶解或修补,氧化反应得以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制品表面生成又薄而致密的内层和厚而多孔的外层所组成的氧化膜。其内层(阻挡层、介电层、活性层)厚度至氧化结束基本都不变,位置却不断向深处推移;而外早一定的氧化时间内随时间而增厚。。

  这是对铝氧化膜进行浸油、浸漆或进行涂装等,由于成本比较高并且增加了工艺流程,因此不大采用。

  经分析比较,目前铝行业较多的还是采用前述的两类方法,并且以第一种高温水合法(多为去离子水煮)为主流。

  铝工件→上挂具→脱脂→水洗→碱蚀→水洗→出光→水洗→阳极氧化→水洗→去离子水洗→染色或电解着色→水洗→去离子水洗→封闭→水洗→下挂具

  铝工件→机械抛光→脱脂→水洗→中和→水洗→化学或电化学抛光→水洗→阳极氧化→水洗→去离子水洗→染色或电解着色→水洗→去离子水洗→封闭→水洗→机械光亮

  硬质阳极氧化是铝及铝合金表面生成厚而坚硬氧化膜的一种工艺方法。硬质膜的最大厚度可达250μm ,纯铝上形成的膜层微硬度为12000-15000MPa,合金的一般为4000-6000MPa,与硬铬镀层的相差无几,它们在低符合时耐磨性极佳,硬质膜的孔隙率约为20%左右,比常规硫酸膜低。其中硬质阳极氧化后铝及铝合金的特性有:


其他产品
cache
Processed in 0.007971 Second.